一、指导学生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 |
奖励类型 |
奖励级别 |
等级 |
获奖时间 |
获奖学生 |
指导老师 |
一种搭载ES-62的软性贴皮微针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交叉赛道总决赛优秀成果奖 |
国家级 |
银奖 |
2024 |
郑泓钰、王高成、赵吉喆、 |
陈伟(共同) |
一种pH值响应性甲硝唑水凝胶阴道环器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研究初探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基础临床赛道总决赛优秀成果奖 |
国家级 |
银奖 |
2024 |
赵元源、苏鹏宇、吕何悦 |
陈伟(共同) |
“虫械组合”不对称微针贴片系统治疗1型糖尿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
国家级 |
优秀学术论文奖 |
2024 |
陈卓、黄昊鸣、胡典 |
陈伟(共同) |
“虫械组合”不对称微针贴片系统治疗1型糖尿病应用基础研究 |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主赛道 |
国家级 |
一等奖 |
2023 |
陈卓、黄昊鸣、胡典、余雅洁、李一鸣、陈秀丽、金诺、孙兆远 |
陈伟(共同) |
搭载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的冰冻微针对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本科院校基础临床赛道中南赛区复赛(省级)优秀成果 |
省级 |
三等奖 |
2023 |
杨书缦、彭嘉文、王千豪 |
陈伟(共同) |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负责 学生 |
项目 类别 |
立项年份 |
项目名称 |
指导 教师 |
罗鹏翔 |
国家级 |
2024 |
ERp72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徐旭林 |
李语轩 |
省级 |
2024 |
抗血小板药物对合并AC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
明章银 |
梁媛 |
省级 |
2024 |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预适应诱导脑缺血耐受中小胶质细胞极型转化调控机制 |
吕青 |
孙靖翔 |
省级 |
2024 |
基于全转录组测序解析妊娠母体高糖环境对后代大脑发育的影响 |
李明锋 |
杨景雯 |
省级 |
2024 |
基于多模态数据与知识图谱的抑郁症识别与诊疗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
陈伟,胡龙 |
周师伟 |
省级 |
2024 |
蛋白磷酸酶2A对血小板功能的调控作用及两种亚型的相对贡献 |
方超 |
姚天琦 |
省级 |
2024 |
探索小脑特异表达基因En2与自闭症的新联系 |
李明锋 |
毛艺儒 |
国家级 |
2023 |
海藻提取物岩藻黄质对卵巢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徐戎 |
耿嘉冕 |
国家级 |
2023 |
线粒体自噬受体BNIP3L在慢性应激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 |
王芳 |
雷甯涴 |
省级 |
2023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差异化影响 |
方超 |
韩春洋等 |
省级 |
2023 |
自闭症易感基因RELN介导神经发育障碍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 |
李明锋 |
陈洁琦 |
省级 |
2023 |
Mas1受体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减轻缺血性卒中脑损伤 |
徐旭林 |
钟楷梁 |
省级 |
2023 |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脑缺血过程中驱动小胶质细胞极型转化内在机制 |
吕青 |
谢可轩 |
省级 |
2023 |
外侧隔核-齿状回环路调控海马神经发生在抑郁症中的机制研究 |
何金钢 |
郑泓钰 |
省级 |
2023 |
ES-62软性贴皮微针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陈伟 |
李必成 |
国家级 |
2022 |
新型PDI抑制剂ZGJ5-8-2的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 |
方超 |
刘泰瑜 |
国家级 |
2022 |
青春期摄糖过量对小鼠成年期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
王芳 |
索旎日 |
省级 |
2022 |
基于氧化还原平衡与蛋白质稳态 探讨PDE4D在心脏再生中的作用 及作用机制 |
付琴 |
王世涛 |
省级 |
2022 |
phloretin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栓 形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方超 |
旷文波 |
省级 |
2022 |
Asebogenin对脑缺血损伤的 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徐旭林 |
周思捷 |
省级 |
2022 |
Asebogenin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影响及机制研究 |
徐旭林 |
胡博雅 |
省级 |
2022 |
骨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s)在脑缺血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吕青 |
张琦敏 |
省级 |
2022 |
ATM 抑制对乳腺癌细胞焦亡 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徐戎 |
侬庆蕊 |
省级 |
2022 |
骨脑轴lipocalin 2信号异常在 更年期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
何金钢 |
李栋辰 |
省级 |
2022 |
载血吸虫卵冻干粉的新型口腔黏膜微针对克罗恩氏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
陈伟 |
杨怡郑 |
校级 |
2022 |
人类大脑发育三维分子图谱重建 |
李明锋 |
王鹏远 |
校级 |
2022 |
海藻酸盐-弓形虫速殖子微球对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陈伟 |
杨书缦 |
校级 |
2022 |
基于免疫疗法预防I型糖尿病 的微针构建与评价 |
陈伟 |
秦艺菲 |
校级 |
2022 |
肿瘤细胞外泌体Twist1在癌症诱导的抑郁症中的作用研究 |
何金钢 |
赵洋 |
校级 |
2022 |
杏仁核区自噬在恐惧记忆和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 |
王芳 |
高寒 |
国家级 |
2021 |
肝癌病人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
明章银 |
杨丹 |
国家级 |
2021 |
去氨加压素DDAVP协同新鲜冷冻血浆治疗A型血友病的药理学研究 |
方超 |
胡雨欣 |
省级 |
2021 |
一种新型PDI抑制剂ZGJ-09的 抗血栓效应的研究 |
方超 |
周玠汝 |
省级 |
2021 |
Asebogenin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的 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徐旭林 |
杨书缦 |
校级 |
2021 |
基于免疫疗法预防I型糖尿病的微针构建与评价 |
陈伟 |
方晨韵 |
校级 |
2021 |
TREM2-APOE通路驱动小胶质细胞表型 转化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
胡壮丽 |
李辉 |
校级 |
2021 |
SOCS3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极化在脑缺血 预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吕青 |
于爽 |
校级 |
2021 |
中枢α7nAChR信号通路激动剂在慢性应激诱发抑郁中的作用 |
吕青 |
罗雅丹 |
国家级 |
2020 |
二氢杨梅素DHM抑制内皮细胞活化抗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
方超 |
钱朵 |
国家级 |
2020 |
胞外PDI在玻连蛋白介导乳腺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徐旭林 |
何毅 |
省级 |
2020 |
基于5G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助忆眼镜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吴鹏飞 |
肖文铉 |
省级 |
2020 |
一种DMSO敏感型细胞冻存液的开发 和实验评价 |
吴鹏飞 |
范云晖 |
院级 |
2020 |
JAK-STAT-SOCS1/3信号通路在脑缺血预适应炎症抑制中的作用研究 |
吕青 |
倪弼砚 |
国家级 |
2019 |
S1PRs调节剂FTY720改善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徐旭林 |
沈婕 |
省级 |
2019 |
二氢杨梅素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的 影响及机制研究 |
方超 |
吴浩 |
校级 |
2019 |
线粒体异常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
龙利红 |
文新月 |
院级 |
2019 |
SOCS1/3负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在脑缺血预适应炎症抑制中的作用研究 |
吕青 |
陈任杰 |
校级 |
2018 |
能量信号分子OEA调控伏隔核区 突触可塑性对抑郁症的作用及机制 |
龙利红 |
彭适 |
校级 |
2018 |
α-dystroglycan在不同脑区中的表达改变与CSDS模型抑郁敏感性的联系 |
王芳 |
龚泽彬 |
校级 |
2017 |
山楂酸对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萎缩的作用和机制 |
徐旭林 |
薛晶蕾 |
校级 |
2017 |
五甲基槲皮素对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的 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刘慧 |
席煜 |
校级 |
2017 |
橙皮素对大鼠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 以及不应期的影响 |
汤强 |
高源 |
校级 |
2017 |
SOCS1/3负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在 脑缺血预适应炎症抑制中的作用研究 |
吕青 |
关玉琪 |
校级 |
2017 |
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在焦虑症中 的作用及机制 |
龙利红 |
崔文雅 |
校级 |
2017 |
二甲双胍对小鼠恐惧记忆的行为 影响及其机制 |
王芳 |
明瑞杰 |
校级 |
2017 |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血常规改变趋势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研究 |
明章银 |
赵昱充 |
校级 |
2017 |
缝隙连接通道Pannexin1在小鼠抑郁样 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 |
胡壮丽 |
陈洁 |
校级 |
2017 |
PDE4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付琴 |
刘璟崇 |
校级 |
2016 |
新PF动物模型建立:呋喃妥因诱导小鼠PF研究 |
肖军花 |
王大卫 |
校级 |
2016 |
PGE2在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室重构进程中的作用 |
付琴 |
周家远 |
校级 |
2016 |
黄芪甲苷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 |
明章银 |
徐赫泽 |
校级 |
2016 |
抗转移性乳腺癌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 |
徐戎 |
李正阳 |
校级 |
2016 |
合成药物HS26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作用研究 |
明章银 |
张俊 |
国家级 |
2016 |
肝癌细胞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的研究 |
明章银 |
吴宇迪 |
国家级 |
2016 |
PDE4在胰岛素诱导的支气管平滑肌 高反应性中的作用 |
付琴 |
黄纯炜 |
国家级 |
2016 |
Poly IC调控TLR3/TRIF/IRF-3信号通路介导 胶质瘢痕抑制和脑缺血保护 |
吕青 |
程银虹 |
国家级 |
2015 |
中枢a7nAChR激动剂GTS-21对慢性应激诱导的 中枢炎症及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调节作用 |
吕青 |
吴宇迪 |
校级 重点 |
2015 |
付琴 |
|
郭梦圆 |
校级 重点 |
2015 |
吴鹏飞 |
|
张俊 |
校级 |
2015 |
明章银 |
|
黄纯炜 |
校级 |
2015 |
吕青 |
|
卢钟桥 |
校级 |
2015 |
胡壮丽 |
|
唐小伟 |
国家级 |
2014 |
caspase-1与抑郁症 |
王芳 |
牟时代 |
国家级 |
2014 |
PI-DA受体激动剂对恐惧记忆的影响 |
陈建国 |
王怡秋 |
国家级 |
2014 |
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在可卡因成瘾中机制 |
胡壮丽 |
谭佳鸿 |
国家级 |
2014 |
HCN2通道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
郭莲军 |
曹雪琦 |
国家级 |
2014 |
KV7通道在慢性应激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
徐旭林 |
王点石 |
校级 |
2014 |
郭莲军 |
|
殷会朋 |
校级 |
2014 |
王芳 |
|
潘斌华 |
校级 |
2014 |
肖军花 |
|
程银虹 |
校级 |
2014 |
中枢α7nAChR激动剂对慢性应激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吕青 |
陈太强 |
校级 |
2014 |
王嘉陵 |
|
徐靖 |
院级 |
2014 |
明章银 |
|
洪灿东 |
院级 |
2014 |
陈建国 |
|
陈锦杰 |
院级 |
2014 |
外源线粒体对皮层星形胶质细胞H2O2损伤模型的影响 |
胡壮丽 |
邹文彬 |
国家级 |
2013 |
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在苯丙胺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 |
陈建国 |
王怡轩 |
国家级 |
2013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
王芳 |
偰薇 |
国家级 |
2013 |
小胶质细胞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胡壮丽 |
谭佳鸿 |
校级 |
2013 |
HCN2通道亚型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
郭莲军 |
牟时代 |
校级 |
2013 |
PI-DA受体激动剂对恐惧记忆的影响 |
陈建国 |
詹晨奥 |
校级 |
2013 |
ATP敏感钾通道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研究 |
吕青 |
王怡秋 |
校级第二批 |
2013 |
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在可卡因成瘾中机制 |
胡壮丽 |
唐小伟 |
校级 |
2013 |
caspase-1与抑郁症 |
王芳 |
蔡浩东 |
校级 |
2013 |
异莲心碱对PF小鼠心脑肾肺血流量及微循环的作用 |
肖军花 |
曹雪琦 |
校级 |
2013 |
KV7通道在慢性应激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
徐旭林 |
汪洵 |
校级 |
2013 |
FKBP12.6蛋白对血管收缩调节作用的研究 |
汤强 |
谢雪萍 |
校级 |
2013 |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杨晓燕 |
李浩 |
国家级 |
2012 |
新型非成瘾活性物质verticinone的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
吕青 |
谢小慧 |
国家级 |
2012 |
植物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及大脑皮质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郭莲军 |
刘啸乐 |
国家级 |
2012 |
甲基莲心碱抑制凝血酶和TXA2类似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研究 |
明章银 |
邹文彬 |
校级 |
2012 |
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在苯丙胺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 |
陈建国 |
杜雅莹 |
校级 |
2012 |
HCN通道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传递的的调控机制探究 |
郭莲军 |
王怡轩 |
校级 |
2012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
王芳 |
程书蕙 |
校级 |
2012 |
SLC1A5介导的谷氨酰胺代谢对肝癌发生的调控作用 |
卿国良 |
吴昊 |
校级 |
2012 |
Toll样受体3介导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吕青 |
黄河玉 |
校级 |
2012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防治心脏瓣膜钙化的研究 |
金肆 |
高枫 |
校级 |
2012 |
白杨素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
明章银 |
偰薇 |
校级 |
2012 |
小胶质细胞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胡壮丽 |
刘颖 |
校级 |
2012 |
GSK-3β在M通道调控应激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
徐旭林 |
唐焜 |
校级 |
2012 |
仙人掌多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
郭莲军 |
曾亦斌 |
校级 |
2012 |
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王芳 |
蔡真 |
校级 |
2012 |
胆碱能抗炎信号通路在脑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
吕青 |
刘敬迪 |
校级 |
2012 |
甲基莲心碱对胺碘酮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
肖军花 |
徐郑丽 |
校级 |
2012 |
甲基-β-环糊精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金肆 |
王梦 |
校级 |
2012 |
GABA能神经对慢性脑低灌所至认知障碍海马突触传递的修饰调节 |
郭莲军 |
刘啸乐 |
校级 |
2012 |
甲基莲心碱抑制凝血酶和TXA2类似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研究 |
明章银 |
唐瑞怡 |
校级 |
2012 |
藤茶中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 |
陈汇 |
谢小慧 |
校级 |
2011 |
植物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及大脑皮质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郭连军 |
叶丹 |
校级 |
2011 |
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脂肪组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
金满文 |
李浩 |
校级 |
2011 |
ATP敏感钾通道在verticinone镇痛作用中的机制研究 |
吕青 |
陶婧雯 |
校级 |
2011 |
甲基莲心碱对凝血酶和TXA2类似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
明章银 |
邓红俊 |
校级 |
2011 |
异莲心碱升高小鼠白细胞的作用研究 |
王嘉陵 |
杨珺 |
校级 |
2011 |
二苯乙烯苷(THSG)对糖尿病小鼠肠功能紊乱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王嘉陵 |
王满之 |
校级 |
2011 |
内源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因子抗帕金森病研究 |
王芳 |
王石 |
校级 |
2011 |
甲基-β-环糊精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
金肆 |
李杰 |
校级 |
2011 |
地西泮对离体大鼠心肌生理特性及乳头肌动作电位的作用 |
肖军花 |
安然 |
国家级 |
2010 |
III类抗心律失常候选药物SIPI926的药效学研究 |
刘慧 |
马文雄 |
校级 |
2010 |
哮喘气道平滑肌高反应性和重构与TRPC表达 |
肖军花 |
杨珊珊 |
校级 |
2010 |
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后认知功能防治作用的研究 |
郭莲军 |
赵一清 |
校级 |
2010 |
CB2受体激动剂AM1241镇痛作用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
李熳 |
陈映光 |
校级 |
2010 |
仙人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郭莲军 |
江潮 |
校级 |
2010 |
痔疮药效学动物模型研究 |
王芳等 |
程彦磊 |
国家级 |
2009 |
α2受体激动剂对小鼠脑缺血复灌损伤后脑组织HCN1mRNA表达的影响 |
郭莲军 |
彭海波 |
国家级 |
2009 |
岩藻黄质(Fucoxanthin)抗肺癌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徐戎 |
崔磊 |
国家级 |
2008 |
克伦特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
付琴 |
廖秀花 |
国家级 |
2008 |
EGFR抑制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刘慧 |
李力夫 |
国家级 |
2008 |
角鲨烯对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郭莲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