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系简介
学系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系概况 >> 学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科是我国现代药理学发源地之一,1912年开始讲授药理学,1925年正式成立教研室(研究所),由德国著名药理学家Kessler A教授担任第一任主任。1979年和1981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学科,1979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室”,1991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入教育部“211”工程重点资助学科,2002年被确立为“国家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5年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评估,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9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并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国家重大专项——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技术开发大平台”,并作为主要牵头单位组建全国首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2011年获批建设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批药理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药理学课程获批湖北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我系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师19人,拥有正教授10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9人。教师队伍治学严谨,学风端正,锐意进取,教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湖北省百人计划1名,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获得者3名。药理学系教师现担任的各级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包括: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药理学会常务委员、武汉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我系现有研究领域几乎涉及药理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建立了四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即神经精神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肿瘤药理学。这4个研究方向均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合理的学术队伍,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已成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其中包括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合作重点项目、中港合作基金(NSFC-RGC)、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近5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并先后开发出蝙蝠葛碱、便乃通、甲基莲心碱、DDPH等中西药,实现成果转化。

我系主编参编专著与教材20余部,包括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药理学》(第2、3、4、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医学教材《药理学》(第1-4版)(科学出版社),主编全国高等学校长学制规划教材《药理学》(第3版)。获卫生部高校优秀教材奖、卫生部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译国际药理学权威著作《Goodman & Gilman药理学和治疗学手册》。主编《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实验》获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优秀电视教材三等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我系实验室现有面积约1600 m2,共有大型实验仪器设备533件,总值近1000万元。自1978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80余名,博士研究生210余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药理学高级人才,许多人已走向重要的学术和行政岗位,活跃在国内外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成为药理学界知名人士,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同类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外著名大学教授等。